非遺潮起來 —— 火宮殿臭豆腐
時間:2023-02-21
來長沙必吃的項目之一 —— 火宮殿臭豆腐!
火宮殿臭豆腐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同治年間。其時,長沙府湘陰縣有一姜姓人家世代經(jīng)營豆腐制品,因一缸醬腌豆腐干久腌忘售,啟封時鹵水與豆腐均已發(fā)黑,臭不可聞。老板娘難舍丟棄,便炸之而食,味道鮮美,便作新品予以開發(fā),成為家傳之秘。
1908年,姜家后人姜炳坤來到火宮殿擺攤經(jīng)營臭豆腐,因風味別具,受到長沙市民的青睞,名氣與日俱增。1938年,《觀察日報》以《火宮殿,吃喝玩樂門門有,油炸豆腐最著名》為題報導火宮殿,題中油炸豆腐即指臭豆腐。1938年11月,“文夕大火”燒長沙,坡子街化為廢墟,火宮殿僅存古牌樓,臭豆腐的經(jīng)營一度停頓。
1940年,政府籌資在火宮殿火燒坪內(nèi)分成四線搭建棚屋48間,供小商販營業(yè)謀生,火宮殿臭豆腐也從擺攤轉為鋪面經(jīng)營。1945年淪陷1年有余的長沙光復,離城避難的市民回歸,火宮殿的熱鬧勝過往夕,臭豆腐的經(jīng)營更加紅火。1949年,姜炳坤去逝,其妻王滿珍獨自在火宮殿經(jīng)營臭豆腐。
1956年,火宮殿公私合營,王滿珍成為火宮殿飲食店職工,開啟臭豆腐制作技藝在火宮殿師徒相傳的序幕。
改革開放后,火宮殿對技藝的歷史起源、配方、工藝等進行記錄,同時加大傳承人培養(yǎng)力度,推動火宮殿臭豆腐向全市、全省、全國的輻射和傳播。
列入湖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以來,火宮殿通過建立和完善項目傳承與保護工作機制;建設生產(chǎn)、展示專用場所等舉措,促進了火宮殿臭豆腐社會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推動了火宮殿臭豆腐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2021年,火宮殿臭豆腐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END
圖文、編輯 | 龍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