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八大小吃”,問了一堆問題
時間:2015-10-20
——周輝霞(2009年3月16日)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剛出鍋的臭豆腐澆上滿是辣椒的香料,吃起來要多香有多香。你的家鄉有這樣出名的小吃嗎?”長沙晚報育才小學校園記者站的同學們在三年級上《品德與社會》課時,曾在《家鄉的風味小吃》一課中領略到臭豆腐的魅力。昨天在火宮殿的餐廳里,他仍一邊大快朵頤,一邊爭相背誦這段文字,感受湖湘傳統小吃的悠久文化。
坡子街火宮殿總店負責人昨天將部分小吃制作臺擺在了空坪里,兩位師傅坐在案板前擺出大師的架勢,抓把面、揉成團、捏個窩、填上餡,一對漂亮的姊妹團子擺在了案板上。圍觀的校園記者看得躍躍欲試,洗凈手,也一招一勢跟著學。咦,怎么個尖尖的像蒜球,放的是肉餡;一個圓圓的像荸薺,放的卻是砂糖餡?制作中,姊妹團子的秘密被校園記者發現了。火宮殿負責人索性將包裹在姊妹團子里的歷史和故事一并“貢獻’了出來。
臭豆腐、豬血、肉絲馓子、糖油耙粑………火宮殿赫赫有名的“八大小吃”擺上桌后,校園記者們的歡呼聲是一陣高過一陣,滿肚子的問題也隨之而出。
平凈的地面、擺放整齊的碗碟,整潔的廚房一改同學們對于中餐廚房的印象。“妙高峰,曾侯府,定王臺……”一個兩層高的不銹鋼架子貼著一些這樣的牌子。這里有的是長沙地名,有的又好像不是的,為什么會貼在這里呢?黃丹藝覺得很奇怪。她的問題在總店負責人那里得到了解答:傳菜架上貼著的是各個包廂的名字。火宮殿的包廂用長沙的一些知名地名以及一些與湖湘名人有關的故事命名,從各個細節體現湖湘文化的特色。